保物流畅通是稳住经济大盘的重要前提,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关键之举。
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,12月2日,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,运输货物1020.1万吨,环比增长0.14%;高速公路货车通行655.46万辆,环比增长5.2%;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989万吨,环比增长6.8%,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1.5万标箱,环比增长6.8%;民航保障货运航班694班(其中国际货运航班516班,国内货运航班178班),环比下降1.7%;邮政快递揽收量约3.02亿件,环比增长7.1%;投递量约2.79亿件,环比增长5.3%。
从上述数据可见,随着多项政策出台落地,在各地区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货运物流不通不畅等问题逐步缓解,物流主要运行指标持续向好,打通交通“大动脉”成果显著。
而除了打通“大动脉”,还需要畅通“微循环”。10月26日,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《第十次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》的通知,提出持续推进物流保通保畅,进一步畅通“主动脉”和“微循环”,稳定产业链供应链,保障全行业、全链条稳产达产,稳定市场预期。
为进一步畅通“主动脉”和“微循环”,相关部门出台多项优化措施。
自11月12日以来,交通运输部修订发布了11项涉及交通运输领域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南,修订内容涉及客运、货运,涵盖公路、水路、港口等,细化优化了行业基层一线做好防控工作的相关内容。
11月14日,交通运输部制定印发了交通运输行业的15条优化措施,重点就高风险岗位人员管理、配合提供“落地检”服务、做好客运站服务区防控、整治层层加码、强化物流保通保畅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。
除此之外,各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,做好物流保通保畅工作,采取更多精准举措推进产业链、相关企业生产。例如,江苏省工信厅联合交通厅、商务厅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成立稳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工作专班,全力协调打通重点物资生产的“堵点”“断点”,确保来函即转、诉求即办,事事有跟进、件件有落实;四川省严格落实农产品运输“绿色通道”、“车货严消毒、作业不交叉、人员不接触”和货车司乘人员闭环管理等措施。
我国是制造业大国,同时也是消费大国,保物流就是稳经济。笔者相信,打通“大动脉”,畅通“微循环”,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,一定能扎实稳住经济,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。(矫月)
转自:证券日报